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2011年5月結算

每況愈下....
 


投資組合31/5/2011
建設銀行939   13.9%
中國移動941   15.8%
中國人壽2628   16.4%
科聯系統46     1.4%
比亞迪1121   10.9%
SOHO中國410     4.5%
晨鳴紙業1812     5.7%
盈富基金2800      3.9%
現金    27.9%

 
恒生指數:23,684  按月
36點

 
投資組合盈利(2010年2月9日成立):

(一)連組合內現金計:

4.2%
 
(二)不連組合內現金計:
5.8%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袋袋平安!


以下是值得慶祝的日子:

每股派息   派息日子
建設銀行¥0.2122   15/07
中國移動$1.5970   03/06
中國人壽¥0.4000   24/08
科聯系統$0.0600   31/05 (聽日收!)
盈富基金$0.1300   01/06 (後日收!)
SOHO中國¥0.1400   26/05 (收咗喇!)
晨鳴紙業¥0.3000   20/06   

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雷曼迷債持有人逾99%接受和解


感恩.... 感恩..... 

雖然我估.... 個市宜家好過之前咁多,銀行今次响雷曼單嘢有賺先咁爽賠錢......

不過,算啦.... 向前望啦..... 

21-05-2011    香港商報

分銷銀行6月回水
由雷曼迷債接管人羅兵咸永道會計事務所主持的雷曼迷債持有人特別會議,昨日通過接受銀行公會提出的最終處理方案。雷曼24種票據的出席持有人,超過99%支持方案。其中,有6種票據持有人,更獲100%支持。迷債抵押品接管人羅兵咸發言人指,涉及的迷債持有人,預期可於6月收到分派金額。
羅兵咸永道會計事務所業務總監蘇文俊表示,投票結果顯示,持有人不傾向透過訴訟解決。連同銀行提供的特惠金安排,投資者可以取回投資本金的85%至超過96%。稍后接管人將收回抵押品后,下月將透過分銷銀行向客戶發放款項。
4類雷曼產品不合最終方案
迷債抵押品接管人包思偉指出,以24個系列總投資金額計,有超過95%持有人出席投票,超過99%同意和解方案,投反對票的人士,亦可得到和解方案金額,但就會喪失繼續訴訟的權利。蘇文俊指,雖然會上亦有持有人投反對票,但由於建議已獲通過及有效,反對者亦要接受。
包思偉透露,24個系列迷債涉及投資金額14.8億美元,牽涉3萬名投資者,抵押品總值15億美元。至於其他系列迷債的處理進度,如當中5、6、7及9號票據,因產品結構等問題,并不適用於最終處理方案,涉及金額約1.3億美元。至於美國當地有關訴訟,亦將不會影響持有人取回款項的安排。
1529宗雷曼投訴紀律處分
另外,金管局昨日公布,調查雷曼兄弟相關個案的進展。金管局表示,就收到的21790宗雷曼兄弟相關投訴個案當中。當中有14383宗個案,透過以《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01條下達成的和解協議解決;2583宗個案透過該和解協議下的加強投訴處理程序解決。
另外,有2714宗已完成調查,并發現表面證據不足或缺乏足夠理據支持采取紀律行動的個案。1529宗個案,包括迷你債券的投訴,完成詳細調查并正進行紀律程序;當中包括就747宗個案準備建議紀律處分通知書,及已就其餘782宗個案發出建議紀律處分或紀律決定通知書。
466宗個案的調查工作已完成,現正在審議中,以決定有否充分理據采取紀律行動或因證據不足或缺乏理據采取紀律行動而結案。餘下的113宗個案仍在調查中。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比亞迪的 新故事


睇嚟,比亞迪要等到2015年先有睇頭.....

26-05-2011  財經網

查理·芒格這樣解釋投資比亞迪的決策:一個70歲的老頭,拿著兩個水桶說,他可以提起來。沒有人相信,覺得老頭在吹牛。第一次老頭把水桶提起來了,大家認為是他的運氣好。第二次老頭把水桶提起來了,大家以為是巧合。第三次老頭又提起水桶,大家再無話可說。

“王傳福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芒格話鋒一轉,“我們也不知道他到底行不行,但他每次都能把桶提起來。我們就相信他下次還能提起來。”

對比亞迪的潛在投資者來說,這不是他們最想聽到的解釋。但是,做這個解釋的人是查理·芒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股神巴菲特最信任的合伙人。夠不夠說服力?

芒格的話一度非常有說服力。2008年9月到2009年10月,比亞迪(01211.HK)的股價從8.4港元上升至85.5港元。但是,過去一年,王傳福的故事開始褪色,比亞迪港股股價已經回落至28港元。

現在,A股的投資者有機會決定是否相信芒格。5月9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比亞迪)A股上市申請獲得證監會通過。“這次應該不會有障礙了。”5月16日,談及A股上市前景,比亞迪財務總監兼董秘吳經勝如釋重負。

這不是一個輕松的過程,過去三年,比亞迪A股上市之路面臨的挑戰不斷。尤其是,比亞迪的傳統汽車業務正遭遇艱難時刻:經銷商退網、增長放緩、利潤下滑。接近比亞迪公司董事長王傳福的人說,王對此“很不高興”。

真正有說服力的不是芒格和巴菲特,而是業績。2003年比亞迪以收購秦川汽車為起點,進入汽車市場。2009年,比亞迪的汽車業務收入增長142%。但是在過去一年,比亞迪的汽車業務遭遇寒冬。比亞迪招股書顯示,2010年汽車業務收入較2009年僅增長了1.56%,毛利率從2009年的25.09%下降至20.91%。

事情并不算太糟。王傳福志不在傳統汽車,他的興趣在於新能源汽車。在傳統汽車領域遭受一連串的打擊后,現在或許是向新能源汽車徹底轉型的最好機會。

按照王傳福的規劃,比亞迪應該是一家新能源公司。他的策略是:“以車(傳統汽車)養車(新能源汽車)。”在傳統汽車業務高速增長之時,“以車養車”的策略獲得成效。

但不容樂觀的是,國內汽車市場增長曲線掉頭向下,市場競爭加劇,王傳福拿什么去彌補新能源汽車所需的大量資金?

與比亞迪形成反差的是,2010年A股市場的汽車股業績整體表現尚好。東風汽車 (600006.SH)凈利潤同比增長79.54%,上海汽車(600104.SH)凈利潤同比增長108.26%,長城汽車(02333.HK)凈利潤同比增長163.7%。

對於國內的投資者來說,比亞迪“以車養車”的老故事已無新意,新能源汽車的新故事是否值得相信?芒格不知道王傳福行不行,誰能知道?

押寶新能源

比亞迪不乏想象空間。比亞迪電子一度被視為是富士康的最大競爭對手。未經證實的消息稱,比亞迪電子已經拿到蘋果iPad的部件訂單。但總體而言,近年來,其業務始終未有太大突破,手機客戶僅限於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的些許訂單。

2010年曾經有報導猜測,比亞迪有可能推出自主品牌的家電、手機產品。2010年底,一位接近王傳福的資深投行人士證實,他確曾考慮過自主品牌電子業務的計劃,但是后來放棄了。

此外,比亞迪近來也開始在半導體照明領域有部分投資,目前業務規模不大。

內部人士坦言,王傳福的興趣已不在傳統汽車上,他開始不斷重申的目標是“在新能源行業做到世界第一”。“比亞迪在五年左右的時間里會向新能源業務投資500億元。”該人士說。

王傳福看好新能源的邏輯非常簡單:行業稀缺,未來增長很快。比亞迪在此領域內涉足多個市場:太陽能、儲能電站和新能源汽車。

“進入這些市場都是基於很簡單的判斷。”夏治冰分析說,“從能源生產到儲存,再到消費,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采用了公司的慣用垂直整合模式。”

“許多人沒有看到比亞迪(新策略)的價值,這是外界最大的誤解。做垂直整合,大家會有疑慮,覺得三個一起做困難。”比亞迪集團副總裁夏治冰認為,三個業務恰恰是將比亞迪的“看家本領”(電子)進行整合。

“(比亞迪把業務)用最小的電子連起來,手機電池小,電動車無非電池大一些,儲能更大一些,基本面都是電池。”比亞迪一位高管告訴《財經》記者,“這是自有資源的使用,并沒有過多地擴大新的領域,只是把本身的資源發揮到極致,把電池做到極致。”

然而,新能源領域屬資本密集型產業,對采購規模、前期研發投入都有較高的門檻,已看到市場巨大潛力的比亞迪卻受制於資金,A股融資成為比亞迪新能源戰略成敗的關鍵。

比亞迪在回歸A股的招股說明書中列舉了融資的主要用途。其計劃募集的20億元資金中,11.4億元將投向汽車研發生產基地,4億元投向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內部人士透露,比亞迪計劃2012年向鋰電池生產累計投資50億元。

盡量降低新能源汽車的成本是比亞迪的首要任務。以F3DM為例,該車零售價在16萬元左右,而普通燃油車F3的售價僅6萬元左右——新能源車比普通車貴10萬元。

比亞迪希望“把新能源車的成本做到和普通車差不多”。夏治冰表示,從生產規模、電池材料和產品組合設計等方面都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在2015年左右比亞迪造出10萬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車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時候,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就很有競爭力了。”

比亞迪高級副總裁李柯透露,2010年底,比亞迪與洛杉磯住房局合作啟動電動車測試項目,洛杉磯市副市長曾到比亞迪參觀考察。目前,比亞迪F3DM雙模電動車已在住房局投入使用,這是比亞迪電動車首次進入美國市場。今年3月,王傳福也曾提及,將在2012年進入歐洲市場。

但是,業內對於比亞迪的新能源夢想一直有所懷疑。博斯咨詢公司高級經理彭波向《財經》記者表示,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技術是否領先同行、領先多少,這一直是一個謎團。

新能源領域的機會不僅僅是汽車,還包括光伏與儲能電站。比亞迪目前的硅片規模在1G瓦,組件規模約500兆瓦。去年,某位高層向《財經》記者透露,比亞迪簽下100億元的訂單。5月18日他卻表示,目前歐洲市場低迷,采購方停止提貨。

“這個單子怕是黃了。”該高層如是說。他表示,下半年國內光伏項目開始新一輪招標,總量在600兆瓦左右,比亞迪正在積極準備,以冀有所斬獲。

3月中旬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國家能源局牽頭研究核電站非能動應急電源(高容量蓄電池儲能系統)與高位冷卻水源系統的開發。

比亞迪內部人士表示,比亞迪在這個項目上興趣非常大,前不久某副總從深圳趕往北京與能源局領導見面商談此項目。他透露,目前此項目仍屬“示范工程”,兩年內或有正式啟動,“量不大,也就是幾千萬左右”。

2010年9月14日,比亞迪與美國洛杉磯市水電局簽署可再生儲能電網項目合作計劃,為其在特哈查比山的松樹風力發電站安置5兆瓦-10兆瓦的電能儲存部件。此前8月,加州通過的最新法案要求洛杉磯市通過電力器械實現能源的存儲,并規定這些共有設備在2016年之前投入使用。

除與海外政府合作以外,比亞迪也在張家口參與了國家電網開展的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某位高管向《財經》記者透露,比亞迪在這個項目上中了“全國第一標”,約80多兆瓦時,預計收入在1億-2億元。

“因為是示范工程,所以量并不大。”該高管說,但他強調,王傳福希望跟國企有更多合作,因而對此項目“非常重視”,“(王傳福)正在積極準備過兩天的簽約儀式”。

一波三折

5月5日,證監會網站公布比亞迪A股上市招股書申報稿。5月9日,證監會正式批復,比亞迪過會成功。如無意外,比亞迪將在幾個月的時間內登陸國內資本市場。

對比亞迪來說,通向A股之路一波三折。2008年1月28日,比亞迪首次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在深交所上市,這一計劃因為金融危機的到來而擱置。也正在其時,“股神”巴菲特下屬公司投資比亞迪。

2009年9月8日,比亞迪再次宣布重啟A股計劃。十個月后,國土部公布了掛牌督辦違法占用土地資源案件的名單,比亞迪被點名批評,上市之路再現危機。三季度業績公布之后,比亞迪傳統汽車業務受重挫,利潤同比急劇下滑99%。一時間,A股之路陰云密布。

幾度與國內上市失之交臂,比亞迪已錯過了回歸A股的最好時機。2008年,比亞迪利潤為10億元。2009年,比亞迪利潤一躍達到37億元。但是,2010年,比亞迪利潤為25.2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了約12億元。

利潤縮減,現金流也出現下滑。2010年,公司現金凈流入31.29億元,同比縮減近89億元。與此同時,貸款總額為140.52億元,同比增長近104億元。

傳統汽車業務增速下滑,而作為“重點發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車仍不贏利。比亞迪分別於2009年2月開始銷售F3DM、於2010年3月開始銷售E6兩款新能源汽車。F3DM迄今為止共銷售365輛,實現銷售收入2944萬元;E6於報告期內共銷售53輛,實現銷售收入1338萬元。新能源汽車需要傳統汽車不斷“供血”。

根據比亞迪的招股說明書,公司此次將發行不超過7900萬股A股,占發行后23.5億總股本的比例不高於3.36%,計劃在A股募集資金21.92億元。

以募集資金總額和發行股份數推算,比亞迪此次計劃發行A股股價約為人民幣27.75元,市盈率達32倍,目前其港股市盈率僅為20倍。對於比亞迪A股的估值,市場莫衷一是。吳經勝沒有正面透露公司期待的最終定價,僅表示:“現在還不好說。”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表示:“這次比亞迪回歸A股的決心很大,有些勢在必行的感覺,這可能與業績下滑、投資者信心下降有關。此時不上,接下來的時機可能更糟糕。”

收縮傳統汽車

對於傳統汽車,王傳福曾公開宣布過做“兩個第一”的時間表:2015年做到中國最大,2025年做到世界最大。

但是,突如其來的危機改變了他的計劃。2010年3月,四川、北京、浙江、山東、河南等地出現經銷商退網,在長春、鄭州等地汽車展上,有經銷商游行抗議。

比亞迪在北京的一家經銷商告訴《財經》記者:比亞迪給經銷商的月度、季度任務是以廠家全年目標為參考隨時調整的,而不是完全建立在市場研究的基礎上。

比亞迪在2010年計劃銷售80萬臺。“這個銷售目標是我定的,當時想2010年達到80萬輛,我們甚至可以在2015年前提前實現中國最大的這個目標。”夏治冰說,“我們錯誤地估計了形勢。”
在銷售壓力下,經銷商不堪重負。前述比亞迪經銷商表示,如果經銷商第一個月銷售了300臺,第二個月任務量就會加至500臺。

巨大的庫存考驗著經銷商的資金壓力,迫於回款壓力,很多經銷商寧愿放棄差價利潤,以贏得月度和季度返點。該經銷商表示:“靠賣車是不賺錢的。”

“我們有時候給經銷商的一些印象是不好的。”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均向《財經》記者坦承,“要讓經銷商感覺跟比亞迪合作是一件愉快的事。”

經銷商的“不愉快”,致使比亞迪被迫下調銷售目標,將2010年的銷售目標由80萬輛調低至60萬輛,最終實際完成的銷量是51.98萬輛。

接近王傳福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2010年3月,王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開始對比亞迪的擴張方式進行反思,但“暴露的問題沒法迅速得到解決”。

比亞迪2010年提出的銷售計劃是將近200%的增長。但在2011年,比亞迪將銷售目標定為:增長10%-15%,基本同步於國內市場的大勢。內部人士透露,王傳福為2011年定的調子是:戰略調整,“由激進改為保守”。

該人士表示:“‘兩個第一’是之前提出的,至於能否達到,只能拭目以待了。”

以當下的汽車市場格局而言,“中國最大”的目標幾無可能。2010年,上海汽車(600104.SH)實現銷量358.3萬輛。如果比亞迪要在2015年實現“中國最大”,銷量至少要達到500萬輛。對比亞迪來說,這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

“比亞迪已經在減少傳統汽車業務的投入,而在新能源汽車上加快布局了。這種策略是對的。現在不調整,以后可能更難調整了。”彭波對《財經》記者說。

動聽的“老故事”已經落空,新故事的主角尚未登場。比亞迪的招股書中,提及公司的“競爭優勢”時,將“具備前瞻性的戰略運籌能力”列為第一位。此前,王傳福以“看得遠”“善用戰略”著稱。
王傳福并不乏擁躉。羅蘭貝格合伙人沈軍對《財經》記者說:“比亞迪對汽車的理解有些欠缺,不過,公司在新能源領域走在前面,我看好它的前景。”

問題在於,沒有人知道這個“前景”會在何時到來。王傳福曾在公司內部預測:新能源汽車有望在2015年獲得爆發性增長。這意味著,接下來的幾年里,他的任務仍不輕鬆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今日輕輕增持晨鳴紙業(1812),買入價$5.6,PE~8.28,息率6.28%

唔知跌夠未呢
 

投資組合25/5/2011
建設銀行939   13.9%
中國移動941   15.8%
中國人壽2628   16.4%
科聯系統46     1.4%
比亞迪1121   10.9%
SOHO中國410     4.5%
晨鳴紙業1812     5.7%
盈富基金2800       3.9%
現金    27.9%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信報研究部:股神談評級機構存廢

22-03-2011  信報
儘管已捐出部分財富,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的「洗禮」,高齡80的股神畢非德仍以500億美元身家名列《福布斯》2011年全球富豪榜第3位。這位縱橫股壇數十年的股神一言一動都會引起金融市場注意,他去年接受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Financial Crisis Inquiry Commission)訪問,就金融海嘯成因的全面分析,以及海嘯後的投資建議,更值得剪存留爲參考。


奧巴馬就任總統不到半年(2009年5月)即授命成立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Financial Crisis Inquiry Commission,FCIC),由加州前財長Phil Angelides出任主席的FCIC目的爲查究導致美國爆發金融及經濟危機的各種可能原因,以及聯邦政府在危機中所發揮的穩定作用。FCIC在調查過程審閱了數以百萬頁計的文件,訪問超過700位金融危機見證人,已于2010年12月15日 向總統及國會提交調查報告。FCIC幷計劃由2011年開始公開調查記錄。有關金融海嘯的來龍去脉,巴郡哈撒韋的畢非德無論從任何角度衡量都理所當然成爲FCIC的訪問對象,而美國研究機構Santangel's Review: Profiles of Undiscovered Investors將FCIC與畢非德2010年5月26日 的訪問錄音整理爲文本文件,作爲今年3月的季度報告。
畢非德形容2008年9月爆發的金融海嘯爲經濟珍珠港(an economic Pearl Harbor)事件,他只可惜未能早3個月察覺到危機的徵兆,他對FCIC表示,事後回顧,金融海嘯的遠因須由房市泡沫講起。他指出,南海泡沫和鬱金香泡沫等各種泡沫都是由小逐漸變大,而促成泡沫膨脹的是投資者的價格行動(price action),傳媒、投資者、按揭銀行、華爾街、評級機構以至普羅大衆一致認定房價只升不跌,價格行動促使全國超過60%人口都要圓其置業夢 (香港人個個都話啲樓貴到買唔倒,但SARS時又唔見佢哋話要買.... 啲後生嘅就話無樓唔結婚,Price Action宜家响香港樓市已經好明顯!
 ) ,金融機構未經嚴格審核貸款者的收入便輕易批出按揭,部分家庭則利用按揭條件寬鬆(只需付出少少甚至毋須首期)一間又一間地買入房屋,而購買力日弱的美元與不斷升值的房産的强烈對比,更令全國猶如進行一場停不下來的呼拉圈運動(hula hoops),房市泡沫便由此形成幷且快速膨脹。
每個泡沫有一根利針等待
巴郡哈撒韋曾于一份致股東的報告書表示:每個泡沫都有一根利針在旁等待;而房市泡沫發展到臨界點最終也逃不脫爆破的命運。FCIC調查員從房市泡沫想起畢非德早在2000年幾乎全數拋售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貸美(Freddie Mac)股票,因此要求畢非德解釋爲什麽不再看好這兩間政府贊助企業(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GSE)。畢非德響應說,師傅格拉罕(Benjamin Graham)有句說話他一直銘記于心:當你投資于一項看似好到不得了的資産,麻煩會比投資于一項糟透的資産多很多。 雖然巴郡主要持有房貸美股票,但兩房管理層都不約而同發出類似令每股盈利增長超過10%的聲明,畢非德認爲,在利率情况不明朗的環境,大型企業根本難以作出長期穩定高回報保證 (啫喺管理層吹水囉....
) ,他由此大起戒心故而决定沽出這些好到不得了的股票。
FCIC又引述2007年10月31日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道表示,畢非德指證房貸美行政總裁進行與業務無關的投資,調查員詢問他指的是什麽投資。畢非德表示已記不清楚房貸美當時大手投資于Philip Morris還是R.J. Reynods的債券,無論如何,這都是與業務無關的投資,他批評房貸美的做法是將政府的信任套利(arbitraging the government's credit),幷懷疑這是房貸美不恰當行爲的冰山一角,因爲當你在厨房發現一隻蟑螂走動,在燈光照不到的陰暗處通常會藏匿著不知數目的蟑螂。
金融市場的大殺傷力武器
然而,全國最大的兩家房貸機構「不務正業」對房市泡沫的負面作用相信仍比不上次按衍生工具的杠杆效應,而兩房正是將按揭證券化的始作俑者。格拉罕價值投資法嫡傳弟子畢非德一直以來極力反對杠杆交易,他早在1982年的客戶通信已提到,當人們用少量孖展就有權進行投資、投機或賭博,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 box)便打開了。畢非德對FCIC調查員笑說,每聽到金融市場有什麽現代化或新發明産品出現,他就趕緊按住荷包,而杠杆是聰明投資者破産的唯一途徑;他甚至將衍生工具形容爲金融市場的大殺傷力武器。畢非德指出,房市是美國最大資産類別,一個原本已經形成泡沫的總值22萬億美元的資本市場,RMBS(Residential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住宅按揭擔保證券)、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抵押擔保債券)等等衍生金融産品的杠杆作用不斷爲泡沫注入燃料,到泡沫爆破時所造成的破壞力可想而知。
畢非德認爲,RMBS及CDO是加快房市泡沫膨脹以至最後爆破的主要因素,但幷非金融海嘯的唯一成因,FCIC調查員亦表示,有人指責評級機構失職,未能及早下調RMBS、CDO和其他在金融海嘯前後陷入財困的大企業的評級,幷質疑評級機構對金融市場的作用,而根據資料,畢非德自1999和2000年成爲穆迪主要股東之後再沒有買入穆迪股票(其後更分批减持),FCIC希望他詳述有關穆迪的投資决定以及對于評級機構的意見。
畢非德首先强調,每個投資决定都經過他親自分析才正式拍板,他研究發現穆迪擁有非常良好的業務,而業務價值的最重要基礎在于其定價權(pricing power),所謂定價權的意思是你每次要加價也不愁會被其他競爭對手分薄業務,假如連加價十分之一美仙也要先行祈禱,這樣的生意不提也罷;而穆迪和標普已成爲評級市場的雙頭霸權(duopoly),現今情况或已有些微改變,但穆迪和標普的雙頭霸權歷史地位,任何人想以割價策略侵占他倆的市場都不易成功。他幷以巴郡爲例,雖然所有投資决定他都親力親爲,但巴郡依然幫襯穆迪。至于他在穆迪于2006至2008年期間回購時趁機沽出所持股票,到2009年第三季又再减持(2010年9月再次减持),畢非德承認未有在穆迪較高價時沽售是錯誤的。換言之,股神考慮的是合理回報而幷非認爲穆迪已沒有投資價值。
FCIC指出,金融海嘯前CDO都評爲3A 級,其後90%的CDO被降至垃圾級,很多小型銀行因而蒙受巨大損失。但畢非德認爲,責任幷不完全在評級機構,CDO的條款複雜深奧,投資者根本不應倚賴評級機構,格拉罕早已忠告,任何新生及難明的投資産品都不宜沾手 (極度同意!! 小妹都"lia"過嘢.....
,他重申,每次作出投資决定之前都必須自己仔細研究。不過,對一間業務廣泛的大型銀行來說,總不能美國國庫票據、希臘政府債券以及每家商業機構的信貸額度都親自審批,而評級機構累積多年運作經驗已建立一套可靠的評級模式,儘管不會盡善盡美,但可以爲你節省98%的分析工夫。
房屋仍是上佳投資選項
畢非德曾就金融海嘯將導致通脹或通縮公開發表意見:「我毫不擔心通縮。事實上,在我有生之年或者更可靠地說你們有生之年也不會看到嚴重通縮出現。我們正在投入萬億元計金錢打一場經濟戰爭,努力重整債務,一切措施反而爲通脹播下種子。目前經濟有如一個人失足陷入浮沙快將沒頂,我們需要動員更人手拋出繩索準備拉他脫險,拯救過程可能令一些人的肩胛脫骱,而獲救後經濟也許遍體鱗傷,但我們別無選擇。」(2009年7月9日 .沿圖觀勢)。他在FCIC的訪問中亦表示,聯邦政府若置身事外,任由大銀行和企業倒閉,金融海嘯對經濟將造成更嚴重的灾難性打擊。畢非德在2008年9月即已投資高盛及通用電氣,他對FCIC坦言,當時有點賭博成份,賭的是政府一定會出手挽救經濟,再者,以2008年9月整個金融市場的癱瘓狀態推算,深信經濟只會向上走,通用電氣及高盛這些實力雄厚公司必定挺得過經濟衰退。畢非德又于同年10月17日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撰文建議入市買美股。
經歷了可能是美國史上最大型的泡沫──房市,而經濟盛衰循環交替,未來必將會有另一個泡沫出現,但畢非德認爲,只要量力而爲不做過度按揭,房屋依然是美國人的上佳投資選項,况且長遠來說,房屋這類有形資産除了保值,在借貸成本不高的低息日子,按揭那部分還可以當作沽空美元投資。

價值投資:智商與智慧,哪個更重要?

16-05-2011  華爾街日報     撰稿:劉軍寧
在投資界,沒有人認為愚笨是一種資產。投資被公認是智力密集型的活動,投資界是人精紮堆的領域。有人會問,投資市場上有蠢人嗎?從動機的角度來衡量,絕對沒有蠢人。每個投資者都對自己說,“我才不傻呢,我來投資是要賺錢的。”然而,所有人在投資生涯開始時都是始於盲目無智的狀態,都是蠢人。所有人都是帶著與生俱來的智商去投資,卻沒有幾個投資者在一開始就帶有大智慧。對投資者而言,智慧與智商各自有多重要?投資成功的關鍵是什麼?智商,還是智慧?
哲學是關於智慧的,其含義是愛智慧。投資哲學是關於投資智慧的,即熱愛投資智慧。智慧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稀缺的東西,投資的智慧更是如此。智慧是人人欲求的,但是得到的人卻很少。什麼是智慧?按通常的理解,智慧是指某個人具有不同常人的理解、洞見和相應行動的能力。智慧畢竟不同於專長與知識。一個投資界的專業人士可能有豐富知識和技術專長,卻未必是很有投資智慧的人。最智慧的人也未必是知識最豐富的人。尤其對專家和學者來說,他們可能掌握大量的具體的數字性的知識,但這些東西掌握得再多也不可能使人更有智慧。所以,一個人的智慧程度和所掌握知識的多少不必然成正比。
正是道德把知識與智慧區分開來。知識是關於事實的,智慧是關於道德的。一切知識與事實都將淡去,只有道德才能引領我們生活、投資。沒有道德,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一切智慧,歸根結底,是有關人類如何才能更好生存的智慧,投資智慧也不例外。
西方的智慧傳統是由兩個支流合成的,一個是雅典的智慧,一個是耶路撒冷的智慧。希臘智慧中的宇宙是數學與物理的宇宙,而耶路撒冷智慧中的宇宙,是道德與信仰的宇宙。雅典智慧起源於古希臘的哲學與科學探索,是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阿基米德、畢達哥拉斯等哲學家、科學家為代表的關於理性和科學的智慧。我們今天很多的自然門類,都是在古希臘起源的,像幾何、代數、物理學、原子論等等。耶路撒冷智慧起源於舊約的智慧書,故也稱為舊約智慧。耶路撒冷智慧是強調信仰、道德與實踐,是對財富的超驗性質的理解。其代表人物是舊約聖經中的大先知如摩西、亞伯拉罕、以後許多的猶太商人。巴菲特被稱為Oracle of Omaha。其暗喻是,上帝關於財富有一整套的神諭。誰領悟了神諭,誰就獲得了財富。保守主義投資者注重實踐的、道德的智慧,看淡精確的、科技的知識。
在投資領域,雅典智慧是關於價格的、數字的、公式的,其代表是那些被稱為寬克(quants)的人,他們數學極好,數理分析能力極強,有些甚至是高能物理學出身。他們相信,商業的世界是數學物理的世界,數學的精確性是分析最復雜的人類活動的基礎。耶路撒冷的智慧是關於道德、信念、價值、審慎、自律、耐心的,其代表是保守的價值投資者。他們相信商業的世界是道德與實踐的世界。
這兩種智慧有高有低麼?這取決於我們用什麼尺度來衡量。在投資領域,如果我們需要精確與量化,雅典的智慧高一些;如果我們追求正確,哪怕是模糊的正確,耶路撒冷的智慧重要一些。價值投資的名言是:“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
耶路撒冷智慧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強調道德在智慧中的極端重要性。人類最高的智慧是對道德秩序與道德生活的規則的認識。當與道德有關的智慧涉及到人類如何發現財富的本質及其增值方式時,投資智慧的問題就產生了。耶路撒冷的智慧相信,財富的本質及其運行方式,不是由人決定的,而是由人發現的。道德既是實現成功投資的手段,又是衡量投資成功的標準。對投資者而言,借助不道德手段的成功是脆弱的、低度的成功,不合道德的成功是不合格的成功。按照耶路撒冷智慧的看法,投資智慧的本質是道德智慧。投資智慧的任務是探尋價值的本質及其獲得方式,投資者在天人秩序中的位置及其使命,尋找並踐行價值投資的指導原則。
與智慧相關的是智力(亦稱聰明,以商數來表示)。兩者通常被認為是含義很接近的一組概念,僅有高低之別:智慧要高於聰明。聽說過有大智慧投資軟件,沒聽說過有高智商投資軟件。然而,我認為,智慧和聰明是有性質上的差異的,而不僅是程度上的。我更願意把智慧和聰明看作是反義詞。智慧與聰明既是鄰裡關系又是對手關系,智慧甚至包含一些與聰明相對立的東西。比如說,愚和拙是聰明的反義詞,但是卻可能成為一個智者的特征。常有人用愚和拙來表明自己有智慧,比如說,大智若愚。再比如守拙,作為一種信念與行為方式,可能無關洞見和預見,卻是一種很高的智慧。看過電影《阿甘正傳》的人都知道,主角是個“愚笨”的智者。在日常生活中,聰明往往會當作一種貶義詞來用,智慧總是用於褒義。有人會說,聰明反被聰明誤;沒有人說,智慧反被智慧誤。
在投資中,智慧比智商重要。用戲謔但很認真的話說,人類智商的絕對高度是249,任何人的智商高度都不可能高達250,吉尼斯記錄好像是228,故人類智商的中等高度是125。巴菲特印証了這個看法:“我的成功並非源於高智商。只要你的智商在125以上,就足以勝任投資的事業,有中等以上的天資足矣。”在中等智商的前提下,決定投資是否成功的關鍵不是智商,而是智慧。妨礙投資取得巨大成功的往往不是太笨,而是太聰明。
高智商不僅不是一定能在投資上取得成功的保障,相反要格外警惕那些高智商的投資者。智商越高越容易產生致命的自負。越聰明的人被聰明所誤的可能性也越大,代價與損失也越嚴重,也越具有毀滅性。智慧更強調克服人性的弱點,強調人要恭謙、審慎、耐心。這些都不需要高智商,反而,高智商往往是獲得這些智慧的障礙。
智商也許是天生的,智慧在相當程度上則是後天的,主要來自經驗。智商是與行動無關的生物性特徵,而智慧卻需要落實到行動上。我們很難提高自己的智商,卻能大大提高自己的智慧。成功的投資不需要高智商,但是需要高智慧,而保守主義投資哲學是價值投資的最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