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BIOHAZARD!你話死唔死?!

肯德基原料雞 吃抗生素45天速成

24-11-2012  明報

聲稱為內地肯德基、麥當勞提供雞肉的山西粟海集團,被指用大量的工業鹽、氯化膽鹼原料配成飼料餵雞,工人 說,飼料內加入了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集團回應指給雞吃抗生素,「就像人病了要吃藥一樣,並非不可接受」。肯德基則稱粟海僅佔其雞肉採購量1%左右,將加 強檢驗並根據調查情况作相應處理,麥當勞則稱粟海非其供應商。

中國經濟網報道,山西粟海集團近日向農民推廣養雞致富,聲稱從雛雞到成品雞只需要45天。推廣人員稱,農戶養的雞由公司統一配料、供藥和回收,最後進入麥當勞、肯德基和一些大型超市,一年可以養5、6批,每隻雞可賺2到3元人民幣。

肯德基﹕只佔採購量1%

粟海集團在山西萬榮、平陸等多地都有簽約養殖基地,所有養殖場都由集團提供飼料。據養殖人員稱,飼料有3種,前10天吃一號飼料,是增加營養的;然後吃2號料,是長骨骼的;最後15天吃3號料,是長肉的,一天能長2到3両。

粟海飼料廠佔地10餘畝,離遠就能聞到令人反胃的氣味。車間內有大量的工業鹽、氯化膽鹼原料,工人們不時把粉末狀原料倒入機器中加工。據工人解釋說,「這些飼料配了藥,有添加劑,具體是什麽不知道,但對人體肯定有害,周邊的蒼蠅都毒死了,年輕人都不敢在這裏幹活。」

為保證飼料質量,該公司還有專門的配藥車間。車間內有很多瓶罐貼有各種化學名稱,既有重金屬的硝酸銀,也有滅菌的藥劑。配藥員將藥配好後,交給工人加入不同型號飼料中。
「飼料邊的蒼蠅都毒死了」

簽約養殖農戶稱,按要求,一棚養5000隻雞,密度大很易生病,解決方法就是不斷餵藥,提高雞的抗病能力。因生長周期僅有45天,雞不等發病就被集團運走,流入餐廳。但粟海集團不准養殖戶私自從外面購藥。

對 於雞隻驚人的生長速度,粟海回應稱,與激素無關,而是雞種經過精心選育,把飼料轉化為肉的能力實現了「鳥槍換炮」的飛躍。而工業鹽是軟化水質的,氯化膽鹼 也是國家允許使用的營養性飼料添加劑。至於給雞吃抗生素,「就像人病了要吃藥一樣,並非不可接受。」強調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小到「可以忽略」。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給十年後的我



作曲:陳小霞
填詞:黃偉文
編曲:Billy Chan

這十年來做過的事
能令你無悔 驕傲嗎
那時候你所相信的事
沒有被動搖吧

對象和緣份已出現
成就也還算不賴嗎
旅途上你增添了經歷
又有讓稜角 消失嗎

軟弱嗎
你成熟了 不會失去格調吧
當初堅持還在嗎
刀鋒不會 磨鈍了吧

老練嗎
你情願變得 聰明而不衝動嗎
但變成 步步停下三思 會累嗎

快樂嗎
你還是記得你跟我約定吧
區區幾場成敗裡
應該不致 麻木了吧

快樂嗎
你忘掉理想 只能忙於生活嗎
別太遲 又十年後至想 快樂嗎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調查︰逾2成內企 瀕臨停產

19-11-2012  經濟日報

「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近日發表一項調查報告指出,目前有超過2成的大陸企業經營者表示,企業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據「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網站公佈的這份報告,受到產銷量大幅減少的影響,受調查的企業經營者選擇「停產」或「半停產」的占23.1%,比去年上升5.5個百分點,為近3年來最高,但低於2009年第1季。

選擇「正常運作」的占74.8%,選擇「超負荷生產」的僅2.1%,其中,中小企業「停產」、「半停產」的比例相對較高。

報告說,企業景氣下滑還反映在產銷量的減少。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目前企業的生產、服務量比去年「減少」的企業經營者占42.4%,「持平」的占37.6%,「增加」的占20%。

認為目前企業的銷售量比去年「減少」的占48.4%,「持平」的占30.6%,「增加」的占21%。

報告的主要結論是,今年中國大陸投資、消費、出口需求都有不同程度減弱,經濟運行熱度明顯下降,企業景氣狀況下滑較多,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相對較困難,不過整體情況仍比2009年第1季金融危機爆發時好。

調查顯示,目前企業經營相對困難的主要原因包括:外需不足、受房地產調控政策波及、中小企業融資難。

至於對今後經濟形勢的預測,調查顯示,企業經營者認為經濟回暖的過程可能會比較長,對未來持審慎樂觀態度,對明年的預期好於今年第4季。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校長爸爸的信 - 「特首事件簿」

請按圖放大
姑勿論梁掁英喺咪一位好特首, 
佢嘅成長故事喺值得大家參考。
資料來源:http://ffts.edu.hk/hm/hm_studentletter.php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車位突熱炒 2周速售逾千個


13-09-2012  經濟日報

政府推出兩項辣招遏抑樓價後,一向冷門的車位突然熱炒起來,過去兩星期市場急速消化逾千車位,涉及近4億至5億元資金。

業界人士指出,政府辣招影響推盤步伐,發展商惟有加速拆售車位補數,有指新地(00016)手持近千車位也部署短期拆售。

事實上,近期車位市場的投資者開始有點盲目入市的迹象,不少投資者連停車場的位置在那裏也不知道,便5個、10個地掃貨。唯一賣點是每個車位數十萬元,入場費較低,又可以承造5成按揭,分20年供,每月供款不足1,000元,所以有投資者合上眼睛便掃貨。

豪宅投資者 掃豪景30車位

近日,連豪宅投資者也轉炒車位,市場消息,一名於九龍站持有多個單位的豪宅投資者,昨日上午一口氣購入深井豪景花園30個車位,每個售價介乎35萬至36萬元,合共涉及約1,050萬元。

資料顯示,近期推售的多個停車場均集中在新界區,其租值回報一直被受質疑。有地產代理則坦言,近期於車位市場掃貨的投資者以為車位不受SSD及BSD限制,認為有得炒,所以絕大部分上午購入車位,下午便即時加價8萬至15萬元放售,希望以摸貨形式短炒。

據了解,過去兩星期市場促成的約1,000個車位成交中,暫時不足5個可以成功摸售,其中一個是荃灣朗逸峯車位,兩周前以23萬元購入,昨日以30萬摸出,帳面獲利7萬元。

新地逾千車位 部署短期售

有見市場需求急升,多個發展商加速拆售車位,希望填補新盤銷情放緩的空缺。市場消息新地手持逾千車位也部署短期內發售,其中奧運站瓏璽的200多個車位,本周六推售,每個定價逾180萬元。

其次,長實(00001)旗下大圍名城共有700個車位,發展商部署下周六拆售部分車位,每個定價98萬至130萬元,貴絕新界東,比華懋近日拆售的車位價格高出數倍。據悉,名城車位現時月租約3,500元,若以每個100萬元計,租金回報約4.2厘。

另外,由九建(00034)持有的深水埗美居中心,會在月內拆售約97個車位,估計售價約介乎60萬至80餘萬元。據了解,現時上述屋苑車場車位月租約2,600元,而固定車位租金則約3,600元。

不過,九建市務及銷售部總經理楊聰永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集團旗下車場不多,而收租情況不錯,公司至今未有售賣車位意向。

有資深地產代理則提醒投資者,市況發生逆轉時,車位比住宅單位更難脫手,所以投資者入市前宜量力而為。


校長爸爸的信 - 「董事長」

請按圖放大
有骨氣、有志氣、爭氣但不鬥氣!
資料來源:http://ffts.edu.hk/hm/hm_studentletter.php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咩世界...

直升機父母不放手 湊仔女返大學


 12-11-2012  經濟日報

子女讀大學,父母仍要陪送上學?「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在孩子頭頂盤旋,揮之不去。港大前日舉行入學資訊日,家長比學生還要多,港大也勸香港家長要放手,天之「驕」子變「嬌」子,日後投身社會如何競爭求存?

「驕」子變「嬌」子 怎競爭求存

港大教務長韋永庚前日向傳媒透露,今年開學,有家長陪同子女返學,他勸家長放手,避免窒礙子女獨立。

子女年紀幼小,父母擔心而事事緊張,人之常情,近年有不同育兒方法出現(見表)均引起爭議。俗語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但子女升讀大學後若仍當幾歲小孩湊,則又是否應該反省?

「直升機父母」的名稱由來,最初是美國多間大學的招生人員,發現愈來愈多家長致電查詢子女的申請入學情況,甚至以言語施壓,增加子女獲取錄機會,纏擾程度令招生人員大感吃不消而形容為「直升機父母」。

這類父母甚至替子女選課,又對子女日常事務額外緊張。美國基恩州大學Keene State College便曾調查300位新生,結果發現大約1成受訪者有直升機父母,當中女孩的比率較高。
美國瓦伯西學院招生部副總監Chip Timmons透露,有家長詢問大學如何確保他的兒子在住宿舍期間每周去教堂。英國西英格蘭大學今年也出現家長入住學生宿舍一周陪學的奇景。
香港的浸會大學也指出,有家長見子女上大學後不開心或適應問題,便直接致電大學查詢子女的學習情況。

應做的事也代辦 恐更難獨立

父母關心子女,本是好事,尤其是現代人生育率低,獨生子女更是掌上明珠,父母傾注所有的愛到子女身上,但是連子女應做的事也要父母代辦,只會令子女更難獨立。美國有調查便發現,在直升機父母環境下長大的學生,通常較容易焦慮及自我中心,且對新思想的接受能力較低。

不少專家亦指,直升機父母會拉低孩子的解難能力,外國曾有大學生在校內找不到課室,不是問其他學生或看地圖,而是打電話給三千里遠的母親求助!

至於不少香港直升機父母,甚至在子女大學畢業後仍然難放心,「陪同」子女入職場。在招聘會上父母陪伴子女見工,又代子女向僱主查詢入職待遇,聲稱為子女壯膽而一同面試。父母的想法或者是出於愛護,但結果往往只是弄巧反拙,僱主怎會對由父母陪同面試的求職者有信心?作為父母,這點又可有想過?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今年也曾訪問700間有招聘大學新畢業生的機構,結果近三分一僱主表示,曾有家長代子女寄發求職信,又有四分一僱主稱曾有家長來電,促使僱主招聘他們的子女,更有4%曾遇過父母陪伴子女見工。

美學界倡 向直升機父母說不

無怪乎美國學界近年已提倡要嚴格向直升機父母說不,例如有大學為家長設工作坊教導家長放手,有大學更設嚴格指引,若家長來電查詢子女取錄情況,職員必須拒絕家長請求,直接表明應由學生來電。

可是,面對愈來愈多直升機父母,也有企業向現實低頭,例如美國租車企業Enterprise Holdings寄發資料給求職者時,也會寄一份給他們的父母,更有一些美國企業會舉辦「Take Your Parent to Work」活動,在當天邀請父母到公司觀看子女的工作情況。

在本港,旅行社東瀛遊舉辦招聘說明會時,也會邀請家長出席;會計師行畢馬威更印製「致家長信」的膠扇,向家長簡介公司及提供哪些發展機會給他們的子女。

人總要學會成長,過往「天生天養」的想法已不適用,但父母變得不願放手,則會令新一代變成長不大的王子公主,王子有王子病、公主有公主病,一旦脫離家中城堡,就無法自立生存,也欠缺解難能力,還談何從此以後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一個碩果僅存的好校長


「家長不知恩,如何身教?」

作者: 梁紀昌校長

無綫電視台劇集《天與地》其中一句對白: 「香港人最擅長的是——善忘。」想不到這情況也會發生在鮮魚行學校。

學校部分孩子因家貧而不經常有早餐吃,這會影響他們上課時的精神和情緒。有幸得到外界的捐助,供應孩子每天一份營養早餐,包括一盒鮮奶和一個新鮮麵包。學校既沒有小食部,人手也有限,早餐的事前準備和派發工作是由家長義工輪流負責。他們大清早(七時十五分)便要回到學校準備,趕緊把剛送校的新鮮麵包逐個放入紙袋,以保持麵包的清潔衛生,又到雪櫃拿取鮮奶,運到禮堂派發,工作雖然瑣碎,但卻繁重。

遲派鮮奶的小意外

有一天早上,負責派發早餐的家長義工,發覺貯存鮮奶的雪櫃鎖匙不見了,只好等待校務處職員在八點上班時,才能以後備匙開啟雪櫃,義工們只好先派麵包給孩子。可是,有家長卻以極不耐煩的語氣對義工說:「不知你們幹甚麼,為何這麼遲還未派鮮奶?沒東西喝,孩子怎吃麵包!」

發牢騷的家長完全沒有體諒義工家長的辛勞,只因稍為延誤派發鮮奶,便不停指責和埋怨義工。到了派發鮮奶時,令人更失望的事情發生了:有部分家長不守秩序,沒有排隊便蜂擁而 上,搶著要為自己的孩子取鮮 奶。當義工表示要由學生本人排隊領取,家長不可為孩子代 勞,有些家長即時以不禮貌的說話,責難義工處事沒有彈性。家長義工十分難受,也慨 歎無奈!

發牢騷的插隊家長

我想那些牢騷家長可真是太善忘吧!忘記了早餐不是他們用錢購買的,也忘記了分發早餐的不是餐廳侍應,而是家長義工,其他家長理應感謝他們,而不是責難他們;忘記了他們身處在教導孩子知書識禮的學校,也忘記了插隊不守秩 序是為孩子示範了一個壞榜樣,更加忘記了他們是肩負身教孩子角色的爸媽。就算學校怎樣用心教導孩子,要孩子做個「三好」學生──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也被那些粗魯家長的行為破壞了。

有家長向我投訴孩子很難管教,這就是因為孩子缺乏家教──家長的身教!如果說孩子沒有禮貌,但家長是否懂得尊重別人?說孩子不聽話,但家長又是否有耐性去聆聽別人、存有體諒和包容之心?說孩子懶惰,不願做家務,但家長是否見到零亂的物品便主動執拾,而不是袖手旁觀?家長期望孩子有禮、孝順、勤力,他們首先要以身作則,做好自己本分,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家長要為自己的行為種下一個善因,才可給孩子結出一個善果。

別陷子女於不義

家教的重要,在乎當子女因無知出了亂子時,父母能給予正確的指導和糾正,免得讓孩子的天真變成無知、活潑淪為野蠻。父母不履行家教的責任,除了是陷自己的子女於不義之外,更是一種欠缺公德心的表現。如孩子在地鐵爭座位、隨意飲食或玩至忘形等等,便是缺乏家教的表現。

孩子上學讀書,學校除了教導知識,還教導做人道理及德育的培養。我校近年收到很多外界的捐助,透過獎勵的方法,改善了孩子的生活,這種人間溫情,我們要求孩子銘記在心,所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學校除了要求孩子努力讀書,還 要他們做個守規有禮的人,日後回饋社會。而身為家長的,也不要做個善忘的人,要做個孩子的好榜樣,對人的過失多點包容和體諒,因為社會已給予我們很多機會。

請記著:「抱怨只會使人發瘋,報恩才會令人發奮!」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曹仁超 ﹕樓市若轉勢 可跌6年 租金回報僅2厘 見頂信號

08-11-2012  明報

人稱曹Sir的知名投資評論家曹仁超(原名曹志明),自稱八成財富來自投資,一早已可以「上岸」,現時工作只為興趣和慈善目的。曹仁超最近出了新書《非富不可》,教導年輕人正確的投資觀念。他認為,現時樓價高企,年輕人不用急於置業,而應儲錢靜待入市時機。

曹 Sir接受訪問指出,政府一再出招,遲早可以改變香港樓價方向(政府有能力壓低樓價,反而托高樓價就比較困難,這方面可參考日本政府例子及2008年起美國政府的例子),再加上香港樓價已上升了9年(圖),一旦樓價改變方向,回落期可長達6年。如要投資不妨可買收租股,部分收租股有4厘息;今時今日物業租金回報率只有2厘,通常2厘息是物業見頂信號。

曹仁超指出,由2003年9月特區政策推出「孫九招」,大舉降低本港土地供應、樓價自然上升至今,已經9年了。過去香港最長一次樓價上升期從1984年7月開始,當時中英政府在聯合聲明達至初步協議,加入「每年賣地50公頃」條款,令本港樓價反覆上升到1997年7月,上升期長達13年。

除這次外,香港樓價上升期最短3年,一般是5年到7年,連續上升9年則甚為少見。「沒有人事先知道樓價何時見頂,目前樓價只能用『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來形容。樓價調整期1997年之前需時3年,1997年8月至2003年7月那次是6年,這次如樓價下調,(我)擔心需時6年。」

曹又表示,一般投資者(包括樓宇買賣者)不是太早入市,便是太早獲利回吐,理由恰恰是他們自以為較「市場」更聰明,忘記了做投資應該追隨趨勢直到趨勢改變為止。為何每天都擔心趨勢明天會出現改變?

「資金沒出路」 非買樓理由

不少人以「資金沒有出路」為由買「磚頭」,對此曹Sir並不認同。「2000年那時叫人不要再投資科網股,當年不肯賣出科網股的人,理由就是認為賣出後『資金沒有出路』,卻忽略了金價已開始上升。2007年10月叫人賣出港股,那時溫家寶已講明沒有港股直通車計劃,不少人仍不肯賣出,理由又是『資金沒有出路』。那時金價每盎司650美元,今天是1700美元。說資金沒有出路的人只是沒有遠見,他們見不到其他值得睇好的項目而已。李嘉誠手上有1000億港元,他從來不說資金有沒有出路,為何一般人只有一千幾百萬元,反而認為資金沒有出路?」

樓價與通脹 關係不密切

也有人認為,美國推出QE3(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因此通脹會惡化,所以要買樓來抗通脹。曹Sir分析道,通脹成因有三:(一)貨幣供應上升;(二)物品或服務供應不足;或(三)貨幣流速上升。「1990年起日本政府大量增加貨幣供應,但日圓匯價由1985年到1994年大幅上升,令外國物品大量湧入日本市場競爭,過去22年日本接近沒有通脹。2008年起為對抗金融海嘯,美國政府大量增加貨幣供應,因金融資產價格下跌,銀行被迫收縮信貸令貨幣流速下降,形成美國在貨幣供應大增,同時卻樓價大跌。最近兩年,全球食物價格上升,是因天氣轉差,而非因為全球貨幣供應上升。」

曹Sir指出,樓價升降同通脹關係不大。1974年那年,石油漲價引發惡性通脹,香港CPI升幅超過10%,同年香港樓價下跌30%(住宅樓價由每呎150元跌至每呎100元)。
他認為,影響樓價的因素主要有三:

(一)政府土地政策(例如1997年7月的八萬五房屋政策及2003年9月的孫九招);
(二)人均收入一旦進入3000美元到6000美元一年,會掀買樓潮;
(三)人均收入上升至3萬美元一年,買樓熱潮便冷卻。

低息期無人知何時結束

一些人買樓,皆因美國聯儲局表示低息期可延至2015年底。曹Sir表示,在2008年底美元利率降至0.25厘時,他已指出這次低息期將長期化。至於低息將何時結束,沒有人可以事先知道。「本人只是分析員而非預言家,『從來不作預測』乃本人一向遵守的格言,因為世上95%的預測,事後皆證明不準。只能說這段低利率期十分長,應超過大部分人的估計。」

至於現時買樓是否合理?「世上無合理和正確這回事,一切都由時機(Timing)決定、即三個W:when, where, what。如在錯誤地方、錯誤時期,或錯誤項目上作投資都是死罪。何時買賣黃金、股票、房地產才最重要。」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1987年股市崩盤的10條教訓

05-11-2012  華爾街日報

如今美國股價接近於五年前達到的最高紀錄﹐那是在房貸危機和金融危機拖垮美國股價之前。道瓊斯指數接近於歷史最高水平14,164.53點。同樣﹐標準普 爾500股票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stock Index)也接近於其歷史最高水平1,565.15點。不過﹐隨著即將到來的11月大選和1月份美國削減政府支出和增稅造成的“財政懸崖”﹐股價在攀向 新高峰時預期將可能面臨一輪波動。

鑒於此﹐MarketWatch對幾位曾親歷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投資經理就從中可以吸取的經驗教訓──這對於現在的投資者來說很重要──進行了調查。

1. 在別人沖動時保持客觀

富 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旗下Mutual Series基金的總裁兼首席執行長彼得•朗格曼(Peter Langerman)說﹐為了在其他人亂做一團時保持冷靜﹐投資者需要對其投資組合選擇保持信心﹐因為成功取決於能否在市場最壞的時期生存下來。

1986年創建了Heine Securities Corp.(Franklin Mutual Advisers的前身)的朗格曼說﹐現在的高頻交易算法與1987年10月19日導致投資者驚慌失措的從眾心理沒有太大不同。

 朗格曼說﹐“基本經驗之一是﹐你不會永遠正確﹐事情可能變糟﹐因此你必須相信你的投資組合能完好無損﹐讓你堅持挺過混亂時期。”

2. 像巴菲特(Buffett)一樣:在恐慌時買入﹐在貪婪時賣出

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簡稱AAII)副主席查爾斯•羅特布拉特(Charles Rotblut)說﹐儘管黑色星期一創造了紀錄﹐但歷史上股市崩盤很常見。

羅特布拉特說﹐“你能認識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如果你堅持持有長期投資組合﹐你就會安全無恙。”他指出﹐1987年以後﹐大盤股股價在1988年上漲約12%﹐在1989年上漲約27%。

羅特布拉特說﹐將股市崩盤看作買入機會的投資者充分利用了這些反彈。

3. 列出在股市崩盤時要買入的股票

為了在股市低迷時揀到便宜﹐不要等到市場暴跌時才決定你要買什麼股票。

Barrack Yard Advisors的負責人馬蒂•勒克萊爾(Marty Leclerc)說﹐“列出你希望持有的公司﹐如果它們不太貴的話。”25年前他曾是經紀公司Dean Witter一位年輕的部門經理。

勒 克萊爾說﹐“利用這種極高的波動性獲益。”他以耐克公司(Nike Inc.)作為主要的例子。在1987年10月19日和10月20日的兩個交易日中﹐耐克的股價從1.27美元跌至94美分﹐總跌幅為26%。該股票在 1988年1月底反彈回股市崩盤前的水平﹐25年後該股票的交易價接近每股100美元。

現在﹐勒克萊爾的股票購買名單包括金融交易所運營商和包括肥料生產商和生物種子公司的全球農業公司。

4. 漲得快的股票跌得更快

A. Gary Shilling & Co.總裁、經濟學家加里•希林(Gary Shilling)說﹐“任何一種旨在通過股票賺大錢的模型都注定會失敗。”

希林說﹐1987年的股票崩盤在一天之內對前半年漲勢迅猛的股市進行了強力修正。

正如許多接受採訪的經理所指出的﹐股票崩盤的最大原因之一是一種叫“投資組合保險”的策略﹐它的目的是通過在股市上漲時買入股票指數期貨﹐然後在股市下跌時賣出它們以限制損失。

希林解釋說﹐這種策略的問題在於﹐當它被廣泛應用時﹐就不再能反映最初建立模型時的基本面。當變為程序化交易時﹐這種折中式策略就不堪重負﹐趨於崩潰。

5. 沒有不可能的事

一位統計學家告訴特德•阿隆索(Ted Aronso﹐他在1984年創建了機構投資公司AJO)﹐1987年的股市崩盤是一次25西格瑪事件﹐即距離均值25個標準差。換言之﹐它是一次基本不可能發生的事件。

這種思考方式的問題在於﹐基本不可能發生的事隨時都在發生。

阿隆索說﹐“我們以人類的方式思考﹐我們找出市場陷入瘋狂、更接近於“模糊地帶”時的模式和趨勢。”

阿隆索給投資者的最好建議是﹐不要迷失在投資熱潮中﹐要降低成本﹐分散資產。

6. 不要理會股市噪音

Banyan Partners的首席市場策略師鮑勃•帕夫利克(Bob Pavlik)說﹐10%的修正率是很常見的﹐而且通常每年發生大約三次。

1987年﹐帕夫利克剛工作﹐那時他是Laidlaw, Adams and Peck的助理投資組合經理﹐他說他不認為股東們從25年前的崩盤中學到了多少教訓。投資者在股市修正期間仍然會恐慌﹐忘記這是股市持續存在的緊縮和擴張週期的一部分。

帕夫利克說﹐“如果你只關注細節﹐就會輸掉大局。”然後他補充道﹐“你輸掉了那些本能對你有幫助的週期。”

7. 不要為減少損失而退出

Ballentine Partners的首席投資長威廉•布拉曼(William Braman)說﹐在黑色星期一之後﹐一群經濟學家警告說﹐金融界的末日來了。相信他們的投資者錯過了機會。

1987年就職於Baring Asset management、專門管理國內大盤股成長型投資組合的布拉曼說﹐投資者的投資組合配置應能承受每日和每周的波動。

布拉曼說﹐“你必須持續關注長期﹐不能被短期噪音沖昏頭。”

在1983年創建RTD Financial Advisors的羅伊•迪利貝托(Roy Diliberto)同意這種說法。

迪利貝托說﹐“退出的問題是﹐你永遠不知道何時該回來。”

8. 不要定期重新平衡投資組合

如果你每季或每年重新平衡投資組合﹐拋出表現好的股票﹐買入表現差的股票﹐那麼你可能需要重新考慮這種做法。

迪利貝托說﹐改進的投資組合管理軟件允許投資者根據市場事件重新平衡投資組合﹐他稱其為“機會主義再平衡”。

他說﹐“2009年﹐我們的債券比重過高﹐於是買入了比重偏低的資產類別﹐我們在按兵不動的人之前達到了盈虧平衡。”

9. 量力而為

經歷過1987年10月那場股市崩盤的經理們表示﹐追加保證金要求實屬火上澆油。

AAII的羅特布拉特說﹐儘管從那時起保證金要求已經收緊﹐但個人投資者仍應避免它。

Barrack的勒克萊爾說﹐個人投資者唯一應該關心的追加保證金要求是機會主義的追加保證金要求──例如對沖基金必須廉價出售以收回成本﹐向價格施加下行壓力並創造便宜股價的時候。

10. 投資者現在面臨著更高風險

1987年﹐投資組合保險和程序化交易威脅著金融市場的有序運行。現在﹐高頻交易算法每微秒都處理著大量交易﹐放大了波動性。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Wealth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長官傑夫•阿普爾蓋特(Jeff Applegate)說﹐這種風險﹐正如2000年以來的市場動盪所證明的﹐傷害了散戶投資者對股票的興趣。

羅特布拉特說﹐技術和廣泛使用的網絡交易的興起還使個人投資者更容易進行不經思考的交易﹐不再有經紀人或養老金計劃經理來說服個人投資者遠離危險。

但是﹐由於科技讓投資者能更方便地自行交易而無需傳統指導﹐因此波動性可能導致焦慮﹐並讓投資者更容易跟風﹐支付更高的費用。

AJO的阿隆索說﹐“現在投資者的風險敞口更高了。現在有更多機會利用投資構想﹐放大投資構想﹐有更多‘進步’給了投資者更多掏自己腰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