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綫上,當真重要?未升小學的幼兒也被催谷,上幼稚園一間不夠,一日還要跑兩場?家長或許認為,小小腦袋內愈早塞入知識有着數;但外國研究指太早開發幼兒智力可能會弄巧反拙,6歲前對孩子最好的,就是玩!
基督教女青年會調查逾千名育有0至6歲子女的天水圍區幼兒家長,機構昨發表結果時稱感驚訝,因有16.9%受訪者的子女同時就讀多於一間幼稚園,分析認為這些家長擔心子女輸在起跑綫,故要讓子女擁有更多教育機會。
一日趕兩幼稚園 恐揠苗助長
本港家長一向對子女的競爭力緊張,為免「輸在起跑綫上」,往往各出奇謀,剛行走、牙牙學語便要爭相學外語,幼兒班不再只是玩樂,而是學西班牙文、日語等,還要串生字,甚至有幼稚園學生參加歐洲遊學,催谷成為趨勢,「全天候」一日趕兩間幼稚園,又有何出奇?
內地一篇《德國為何立法禁止學前教育?》的文章,在本港網上瘋傳,提到德國憲法規定禁止先修學校,孩子於小學前唯一任務只是「快樂成長」,不少香港家長讚揚不已,反映大家對催谷幼兒也不無反思。
但恕筆者潑冷水,網上已有人指文章誤譯法例中提到的「學前教育」(Vorschule),早年其實指「貴族小學」意思,近年亦可解作「學前班」,故 德國法例上並沒有禁止學前教育。事實上,德國政府近年也鑑於該國學童在PISA(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成績不如其他國家,亦積極投入資源發展學前教 育,包括加強幼稚園的語文、數學及科學等教育效果,令幼兒有更好裝備升小。
遊戲開發智力 非重背誦計數
不過,加強幼兒學習,也不是像很多亞洲地方般注重背誦串字,當地教育界強調透過刺激智力開發的遊戲,讓幼兒可從中接觸數學、科學等知識。北歐包括芬蘭等地學前教育也是遊戲式學習,而非着重寫作、閱讀、計數等課堂教育。
學習難免,但甚麼年齡開始學最好?一向有不同說法,早學有着數?但不少研究顯示,太早反而可能有壞效果。
英國劍橋大學2009年曾發表報告指,學童6歲前,只應接受遊戲式教育,而非正式學習,因他們心智發展仍未足以應付嚴謹課程。
去年新西蘭一項研究也曾對比兩組小朋友,一組5歲開始接受正式學校課程,包括寫作等,一組7歲才開始,結果發現較遲接受正式課程的7歲學童,表現並不輸蝕,至10歲時的閱讀程度更略勝一籌!
英國教育專家Richard House曾公開建議,6歲以下的孩子不應接受正式學習。他指大部分6歲以下小朋友,需要通過大量玩樂以發展他們的社交技巧、學習如何控制情緒,若然在這時期過分着重學術,對其長遠發展並不好,甚至有礙健康。
過早學習未必有益 或損健康
過早學習對幼兒未必有益,但社會風氣「鬥早」,連政府帶頭也難叫停。
台灣教育部有見當地家長過分催谷年幼子女,2004年曾擬立法禁止補習班招收6歲以下學生,包括英文、速讀、珠心算、圍棋、書法、作文等課程一律限制收生年齡,惟草案惹起頗大爭議,尤其不少家長反對,2009年及2011年兩次提交行政院也被退回。
立法禁止6歲以下學生補習或上興趣班,相信無論在台或港,也難推行。但回心一想,如何對子女最好,家長心中各有尺度,當然應由父母話事。
本港去年便流傳一篇《不上playgroup》的文章,作者指女兒沒有上playgroup,因她相信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及價值觀,比2歲便懂得唸乘數表更重要。文章獲得不少父母按「讚」,但是否跟隨做法,則又是另一回事。
愈早學習看似在起跑綫上有着數,但會否贏了開頭,長遠卻輸收尾呢?孩子的童年,究竟是一大堆艱澀生字、忙得頭昏腦脹,抑或是笑聲及開心回憶?這值得本港家長好好想一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